预想中,今年四月对于艺术博览会而言可能是春寒料峭的。去年下半年金融海啸以来,798艺术区等地画廊倒闭、撤离并不鲜见,坚持下来的画廊缩减成本降低开支苦苦煎熬。而本届“艺术北京”艺术博览会的举办,也成为很多人观察艺术市场未来走向的一个重要节点。
成交喜人 艺术家新作受追捧
为期四天的2009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今天在全国农业展览馆落幕。作为国内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博览会,艺术北京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此前,艺术北京执行总监董梦阳也曾低调地宣称,这一届的艺术北京是一次信心工程,不指望寒冬里头长出鲜花来。与经济形势相应调整的是参展画廊的规模,与往年相比,画廊总数缩水两成左右,但令人意外的是,博览会人气之高胜过往年,26日VIP预展专场来宾近一万。成交量也很喜人,80\%的画廊都有成交,有不少画廊成绩不菲。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此次参展作品不多,但横跨一面墙的刘小东新作《吃完了再说》预展刚一登场便得到众多关注,据悉,该画已以两千多万的高价订走。曾梵志以油画作品知名,但这次香格纳画廊参展的曾梵志铜版画新作《狮子》系列8幅作品28日就告售罄。
博览会可看到诸多正面信息
针对今年艺术北京的形势,艺术市场资深研究专家、艺术北京艺术总监赵力分析,今年参展画廊推出的艺术品在品质上有进一步追求,以往追求市场的结果可能使同质化现象严重,但这次很多画廊意在推广,反而带来更多值得推荐的艺术品。另外,价格理性,性价比高,可买性增强也是今年成果的一个原因。
赵力认为,通过艺术博览会可以观察到不少正面的信息,譬如年轻艺术家的力量在增加,以影像为代表的新艺术力量在增强,购买人群的增加都变得更加突出。而画廊推广的年轻艺术家的面貌也令人兴奋,他们使用的媒材可能与西方有关,但呈现内容和思考方式越来越贴近我们的当下现实,显示出与符号化艺术不同的品质。
艺术市场或许回暖?
延续上一届“艺术北京”主题,第二届“影像北京”也在海内外藏家、艺术评论家和画廊机构的关注下举行。知名的巴黎3AWGalerieLipao-Huang、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上海全摄影画廊、悉尼Mori画廊等都在参展之列。与其他艺术相比,影像艺术在国内是一个新颖的艺术门类,尽管藏家、市场等都尚待更长期的培育,但影像艺术前景乐观,依然值得期待,全摄影画廊负责人黄云鹤告诉搜狐文化记者。
围绕艺术市场与当下收藏的艺术经济论坛在博览会同时召开。围绕艺术市场的各界相关人士针对当前经济形势下的艺术市场特别是亚洲当代艺术市场展开了讨论。尽管观测不一,但比较基本的看法是艺术品市场的下跌可能已经见底,更值得期待的是,有声音认为,中国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中可能是最早复苏的。不管这个预测是否准确,这个四月我们已经可以坦然面对经济萧条的大环境,成交喜人给了艺术市场以信心,而对于广大的当代艺术关注者而言,我们可以知道,危机还在,但艺术离我们不远。
【编辑:仕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