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衷中外、融合古今——大家·当代岭南十人邀请展”开幕式嘉宾发言
2013年10月11日10时30分,“折衷中外、融合古今——大家·当代岭南十人邀请展”于新保利大厦拉开帷幕。本次展览力邀请尚涛、林丰俗、陈政明、林墉、陈永锵、陈新华、方楚雄、许钦松、李劲堃、方向十位艺术家一同参与,通过呈现他们的代表性作品及近年新作, 以体现岭南画家们在推动中国画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同时让观者对当代岭南中国画现今面貌产生相对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在展览开幕仪式上,中国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的表示:“本次展览是我期待已久的,仅从一个观众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广东的画家传承着一种岭南的气质。”
许钦松作为艺术家代表进行发言,他表示:“非常感谢保利艺术博物馆这个平台,可以将广东的文化艺术传播到北京。谈起岭南画派,相信大家一定都会熟知,在辛亥革命兴起、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提出的口号,并且为中国画在穷途末路下找到了出口。现今,岭南画派发展到了第三代、第四代,我想我们这一代的艺术家将会依然秉承着岭南画派那种改革、开放以及革新的精神,要大胆的推进新文化的成长,特别是中国画的发展,更是义不容辞。”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亦出席了此展览的开幕式,他主要谈及了岭南画派的艺术成果和创作意义:“岭南画派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更是中国最早美术改革开放的典范,它解决了中国画和世界上其它绘画融合的课题,在早年的探索阶段吸收了很多西方美术的营养,形成了具有中国时代先锋性的画派。本次展出的主要是岭南画派第二代和第三代的艺术成果,依然秉承了创新的艺术特色。此外,岭南画派解决了中国古代美术传统和当代生活的关系,既有西方元素,又深深的扎根在民族文化美术的土壤上;再一点,由于广东的地域性,岭南画派的画家成功解决了个人创作个性、地域个性以及全国美术发展的关系。”
“折衷中外、融合古今——大家·当代岭南十人邀请展”展览现场
近百年来,在中西文化的密切交流之际,中国画已经有了新的发展,且成就非凡。由此,对当代中国画状况的探究,作为学术领域的一大要事,受到了社会各界关注。当代岭南的绘画艺术对中国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岭南绘画秉承的创造性观念始终驱动着艺术家们进行对“艺术革新”的思考,为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策展人许晓生表示:“展览的主题 ‘大家’可看作在艺术思潮的引领下,对一些画家的思想、观念、文化以及生活背景构成的一个理想状态的一种称谓,关乎一个时代画家们的共同的信仰。参展画家们,为‘大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成就了岭南绘画艺术的“大家”。岭南绘画的概念由来已久,直到二十世纪才真正开始才逐渐成为历史叙述的重点。于当代之下,岭南画家们秉承了一贯的前瞻性视角,展开了更多的关注点而投入到创作中。画家对岭南绘画的意义的重新审视,形成了当代岭南画坛一种新的艺术气象。当代岭南的绘画艺术对思维与感性、临场与创作、自我与自然的关系,“写生”的观念与方法、“水墨”的内蕴与价值等课题,有重要的探索发现。“
本次参展的十位艺术家——尚涛、林丰俗、陈政明、林墉、陈永锵、陈新华、方楚雄、许钦松、李劲堃、方向——在当代中国画坛有着广泛影响力,展出的作品主要为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及近年新作。他们的艺术有着“源”与“流”的时代的和地域的特性,即岭南国画的传承脉络。实际上,中国画在这一代画家身上产生的变化非常值得探讨——老一辈艺术家在自身艺术中产生了哪些变化,今天达到何种状态;而下一代画家的面貌又呈现出什么样的面貌,各位画家的绘画语言各具何种特性等等。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是中国画在近半个世纪以来现代化进程中的亲历者、参与者以及承接者,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勇于革新的精神为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丰富性和可能性,呈现出多元的艺术面貌,在推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折衷中外、融合古今——大家·当代岭南十人邀请展”开幕式现场
“折衷中外、融合古今——大家·当代岭南十人邀请展”开幕式现场
“折衷中外、融合古今——大家·当代岭南十人邀请展”展览现场
“折衷中外、融合古今——大家·当代岭南十人邀请展”展览现场
朝云悠然,许钦松,中国画,184x147cm,2010年
陈新华 野山秋牧 105 cm×136 cm 纸本设色 2005年
陈永锵 版纳风情 180x97cm 2009
陈政明 《沉思》 132 cm×93 cm纸本设色2010年
方楚雄 喜报丰年 215cm×145cm 纸本设色 2009年
方向 《南溪水涨》 69 cm×69 cm 纸本设色 2013年
李劲堃 秋山商旅 78cm×230cm 纸本设色 2003年
林丰俗 《桃花矶》137 cm×68 cm纸本设色2013年
林墉 作品三十 2005年138x70cm纸本设色
尚涛 《九皋》 178×97cm 2010年
【编辑:冯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