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首尔弗里兹,哪些80后艺术家出现在了蓝筹画廊的展位上?

来源:99艺术网 2024-09-06

第三届弗里兹首尔艺术博览会在COEX举行

第三届首尔弗里兹,汇集了来自30个国家的110多家画廊。在经过前两届的积累后,这届在画廊数量、作品质量上,都没有令人失望。

现场依然有很多国际画廊的身影,他们的展位上,除了难得一见的老大师作品,也不乏80后艺术家的优秀作品。接过前辈的接力棒,能跻身蓝筹画廊的80后艺术家都有谁?他们的作品有着什么样独特的面貌?

1

高古轩

赛·加文(Cy Gavin)

劳伦·哈尔西(Lauren Halsey)

赛·加文(Cy Gavin)
Photo: Victor Llorente

Cy Gavin(赛·加文) ,1985年出生于匹兹堡 。

Gavin色彩丰富,带来不断变化的明暗、运动和线条的创作体现了绘画本身的观念。

磨人的绘画过程催生了什么?他似乎构建了这样的世界:一个正在生长、勾勒、移动、收缩、变化、浸泡、移动、选择、吞噬、投降、允许、禁止、深化、发音、上升、历史化、填充和对比的世界。因此,他所描绘的令人赞叹的景观(波浪、树木、小径、河流、海狸坝、月亮、星星)便指向了房屋院落,以及更普遍的后工业反美学的边界。

Cy Gavin(赛·加文)
《Untitled》
2024, Acrylic and vinyl on wood panel, 121.9 × 121.9 cm
© Cy Gavin. Photo: Owen Conway

Cy Gavin(赛·加文)
《Untitled (Pollarded white mulberry tree)》
2023, Acrylic and vinyl on canvas,228.6 × 127 cm
© Cy Gavin. Photo: M3 studio, Matteo D'Eletto

劳伦·哈尔西(Lauren Halsey)
Photo: Russell Hamilton

Lauren Halsey(劳伦·哈尔西) ,1987年出生于洛杉矶,目前生活和工作于洛杉矶。

Lauren Halsey的作品为她所在的洛杉矶南部社区的艺术和建筑提出了富有远见的新可能性。这一地区长期以来在定义黑人文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这里的艺术与建筑也传递着这片社区的活力、自豪与韧性。

Lauren Halsey(劳伦·哈尔西)
《sister dreamer thang》
2024, Polymer modified gypsum and stain on wood, 120.7 × 120.7 × 7.6 cm, Edition 1/12 + 2 AP © Lauren Halsey

Lauren Halsey(劳伦·哈尔西)
《slo but we sho: everybody is going to make it this time》
2024, Mixed media on foil-insulated foam and wood, 289 × 295 × 49.2 cm © Lauren Halsey. Photo: Thomas Lannes

2

Gladstone(格莱斯顿画廊)

埃德·阿特金斯(Ed Atkins)

埃德·阿特金斯(Ed Atkins)

埃德·阿特金斯(Ed Atkins),1982年生于英国伦敦。

阿特金斯常使用计算机生成的人物形象创作录像作品,从而讨论有关失去、亲密、悲惨和抑郁等主题;艺术家借助其横跨多个领域的创作方法,检视着现实生活和数字拟象之间日益弥散的边界。他的作品涉及当代文化中对于媒介的过度迷恋,后者虽不断模仿现实的审美轮廓,但始终无法承载其主体的重负。阿特金斯在作品中使用了采撷自表演、剧场、影视、文学和他自身的种种元素,从而检视生死之间的二元对立,这种关系可见于所有肉体及其赛博分身之间。

埃德·阿特金斯
《钢琴作品2》Pianowork 2
2023(静帧),循环影像装置,每一循环时长:15分40秒

埃德·阿特金斯
《魔法师》Sorcerer
2022(静帧),有声影像,1时20分,和史蒂文·祖尔坦斯基合作

3

豪瑟沃斯

艾芙瑞·辛格(Avery Singer)

艾弗瑞·辛格(Avery Singer)在工作室,2023
© 艾弗瑞·辛格,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及柏林K-T Z画廊
摄影:Grant Delin

艾芙瑞·辛格,1987年生于美国纽约。 她的创作探索了绘画与科技之间互相融合的更多可能性。她具有极高辨识度的作品结合了自传与虚构的描绘,反映了当下的艺术世界,以及她作为画家所承载的更广泛的艺术史。辛格利用先锋性的技术,向当今世界中图像及其传播日渐受新媒体与新技术左右的现象发问。

辛格建立了一种高度原创的视觉词汇,唤起了有关档案记录的各种既有传统,并在自己所使用的图示法中引用了人们所熟知的艺术史上有关艺术家与谬斯的观念,以及这些转义所暗含的讽刺。同时,她灵巧的工艺拥有先进的技术,这也帮助她完成了一些以大气空间和数字领域为特征的作品。

辛格对工业自动化和三维电脑建模软件(如SketchUp, Blender和DAZ 3D)的精准使用,为复杂的层叠过程奠定了基础。她将图像投影到巨幅画布上,再通过丙烯颜料空气喷枪来创作。以此生成的绘画在清晰与模糊、过去与未来、以及精确几何与随性图形之间形成了对照。通过这些方式,辛格有意识地疏远了作品中主观感受与实际笔触之间的关系,正如她所说,“我对艺术家通过使用技术手段来将双手从绘画中抽离出来的方式很感兴趣。”

艾芙瑞·辛格(Avery Singer)
《自由落体》(Free Fall)
2024,丙烯 画布裱于铝板,140.3 × 153 × 5.4 cm
© 艾芙瑞·辛格,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艾芙瑞·辛格
《考尔德(周六的夜)》
2017,216.5 × 241.9 × 5.08 cm,丙烯 画布 木板
摄影:Thomas Mueller。© 艾芙瑞·辛格。
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及柏林K-T Z画廊

第三届弗里兹首尔艺术博览会,豪瑟沃斯展位,2024
摄影:Creative Resource

4

立木画廊

塔米·阮(Tammy Nguyen)

塔米·阮(Tammy Nguyen)摄影:Annie Ling
©艺术家与立木画廊

塔米·阮(Tammy Nguyen) 出生于1984年,是一位越南裔美国艺术家。从材料到题材,她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东南亚文化特征。虽然算是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但流淌在她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却是她创作的源泉和底色。

塔米·阮(Tammy Nguyen)
《两片海洋之间》(Between Two Seas)
2024,水彩、乙烯基涂料、粉彩、丝网印刷、橡皮印章、烫印和金属叶,纸、木板,152.4 × 243.8 cm, ©艺术家与立木画廊

塔米·阮(Tammy Nguyen)
《Anno Domini 40, 1945, 1969》
2022,水彩、乙烯基涂料、粉彩、金属叶子、纸、木板,72 × 108 英寸 ©艺术家与立木画廊

5

Thaddaeus Ropac 画廊

郑熙慜(Heemin Chung)

曼迪·埃尔·萨耶(Mandy El-Sayegh)

郑熙慜(Heemin Chung)
©艺术家与Thaddaeus Ropac

郑熙慜(Heemin Chung),1987年出生于韩国。

郑熙慜通过将数字图像转化为绘画和雕塑媒介,研究数字图像的物质性潜力。她的作品探讨了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技术如何塑造了当代艺术。她通过诗意的视觉隐喻重新想象艺术史上的流派,包括风景和静物,并运用实验技术探索作品中关于质地和体积的可能性。郑熙慜将自己的实践定位为对正统绘画技法的回应,“鉴于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坚信它是一种极易定义我们观看和感知方式变化的媒介。这就是这种媒介吸引人的原因。”

通过在工作室的实践,郑熙慜对印刷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印刷技术成为其绘画实践的延伸,这一点在她的画布与雕塑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她使用数字建模软件将从互联网上获取的图像进行三维打印,将其转化为由透明凝胶介质制成的膜状薄片。她解释说:"我试图将喷墨转印到丙烯酸体上,使之在画布上散开、垂落、收紧,这种设计材料使原始的数字模型对象得以在画布上展现,并重新想象了静物的呈现方式。”

郑熙慜(Heemin Chung)
《遥远的呼唤》
2022,布面丙烯、油彩、喷墨转印凝胶介质,223 × 190 cm

曼迪·埃尔·萨耶(Mandy El-Sayegh)
©艺术家与Thaddaeus Ropac

曼迪·埃尔·萨耶(Mandy El-Sayegh)1985年出生于英国。 在她的绘画、陈列展示台、沉浸式装置及录像中,从不同来源收集现成文本及图像,创造了富有层次的集合。她将不同的信息碎片拼贴在一起,探究从这些不同来源材料之间的关系中产生意义的方式。她的作品经常采用新闻纸、广告、航空地图、解剖书和她父亲的书法,还有手绘元素和乳胶等非传统材料。埃尔·萨耶称自己的创作过程为 “专注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当她将不同的材料(或 “部分”)组合成一个实现的艺术品(“整体”)时,她就启动了一个生成意义的累积过程。她在物质、肉体、语言和文化框架之间游走,强调了环境和个人经验如何使意义不断流动。

曼迪·埃尔·萨耶(Mandy El-Sayegh)
《网格(venezuelan thousands)》
2023,颜料、丙烯酸、拼贴丝印元素,235 × 225 cm
©艺术家与Thaddaeus Ropac

艺术家从早期的极简主义、色域绘画、爵士音乐中汲取灵感,多年来,他一直在尝试如何挖掘出单一构图的无限潜力,他将方形画布松散的划分为多个区域,薄涂之后的画面中还保留着活跃的笔触,在每一块色彩之间的边界处带来构图上的视觉张力,他笔下不规则的几何形状,随着颜色的召唤不断跳跃闪烁。实验爵士乐是艺术家创作的背景音,而即兴创作为他的绘画过程不断注入活力。

曼迪·埃尔·萨耶(Mandy El-Sayegh)
《白地(Double Inscription, GOAT)》
2023,颜料、丙烯酸、拼贴丝印元素,235 × 225 cm
©艺术家与Thaddaeus Ropac

6

贝浩登

朴佳熙(GaHee Park)

玛蒂尔德·丹尼斯(Mathilde Denize)

乔希 · 斯博林(Josh Sperling)

朴佳熙(GaHee Park)
©艺术家与贝浩登

朴佳熙(GaHee Park)1985年出生在韩国首尔。 其艺术灵感来自她在首尔的成长经历以及她对美国生活的初期观察。朴佳熙的画作极具启发地撷取日常生活的物件与片段,以诱惑性的图案探索了个人和虚构的家庭中的亲密关系和欲望。

朴佳熙善于描绘往日美好时光微妙变质的过程,以及浪漫亲密关系的暧昧情景,画作中即时发生的私密行为与离奇有趣的背景格格不入,其中,艺术史里备受喜爱的静物主题——浑圆的水果、奶酪和瓶子几近从倾斜的桌面滚落,岌岌可的形态和不寻常的空间视角,对应着朴佳熙对视超现实主义的领悟。由于朴佳熙对纹理和图案饱含热情的钻研和深耕,她画作里的平面感巧妙避免了空间被压缩的窘境,同时也通过框架的嵌套创造出空间的层叠感。

朴佳熙(GaHee Park)
《静物蛞蝓》
2022,布面油画,96.5 × 81.3 cm
摄影: Marion Paquette.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玛蒂尔德·丹尼斯(Mathilde Denize)肖像,2023
摄影:Tanguy Beurdeley.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玛蒂尔德·丹尼斯(Mathilde Denize)1986年出生于法国萨塞勒 ,现生活和工作于法国巴黎。玛蒂尔德·丹尼斯的实践包括绘画、装置、雕塑、行为表演和影像。艺术家致力于通过创作在碎片化的当下寻找意义。作为持续收集日常废弃物品的收藏家,丹尼斯经常把她的旧画剪下来,然后再利用拾得物将其编织成新的形式。新的创作诞生于过去的遗存之中,隐喻着人类复杂的存在。丹尼斯受启发于卡洛莉·施尼曼这样的伟大的实验艺术家,她像使用画笔那样使用身体。丹尼斯的服饰装置往往构建出一种类似于女性身体的性感形式,既如同盔甲,也充当着某种伪装。而艺术家的绘画则是一本开放的日记,不时地与她的装置进行对话。玛蒂尔德·丹尼斯以微妙的方法构造了一整套被人遗忘的、匿名的艺术形式,如同一场当代考古的见证者。

玛蒂尔德·丹尼斯(Mathilde Denize)
《Sound of Figures》
2024,布面丙烯与水彩、金粉与珠光颜料及装饰物,190 × 140 cm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乔希 · 斯博林(Josh Sperling)肖像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乔希 · 斯博林(Josh Sperling)1984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奥尼昂塔市。 乔希 · 斯博林借鉴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极简主义绘画语言。他设计制作构造复杂的胶合板框架,创造出形态各异的不规则画布,并以一种独具标识的饱和,甚至是冲突的色彩进行绘画。他的作品具有三维立体感,模糊了绘画和雕塑、图像和物体之间的界限。斯博林从设计到艺术史的广泛来源中汲取灵感,精心打造了独特的视觉词汇,其表现力和不可抗拒的能量令人瞩目。

乔希 · 斯博林(Josh Sperling)
《Raw L》
2024,透明丙烯绘于画布,185.4 × 185.4 cm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7

佩斯画廊

凯莉·曼宁(Kylie Manning)

凯莉·曼宁(Kylie Manning)

凯莉·曼宁(Kylie Manning)1983年生于美国阿拉斯加州朱诺市。 凯莉·曼宁在阿拉斯加和墨西哥长大,她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从小在海边长大的生活经历,作品将海景和模糊的人物形象结合在一起,在清晰和抽象之间游走。艺术家采用荷兰巴洛克画家的技法,在薄薄的颜料上层叠堆积,通过每层颜料中的松节油折射光线,创造出一种自发光的效果——令璀璨的纹理和细腻的色彩和谐统一。

凯莉·曼宁(Kylie Manning)
《Haenyeo》
2024,布面油画,188 × 228.6 cm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佩斯画廊

8

白立方

玛丽娜·莱茵甘茨(Marina Rheingantz)

玛丽娜·莱茵甘茨(Marina Rheingantz)
© the artist. Photo © Denise Andrade.

玛丽娜·莱茵甘茨(Marina Rheingantz) 1983年出生于巴西阿拉拉夸拉(Araraquara)的乡村地区 ,并在巴西最负盛名的学院之一圣保罗Fundação Armando Alvares Penteado(FAAP)攻读艺术硕士学位。她的创作拓展了风景画的流派,体现了拉丁美洲社会关系内部的二元对立、工业化进程以及崇高的自然世界。

莱因甘茨使用绘画和挂毯等多种媒介,呈现了朦胧模糊的海边悬崖、水域、山地和干旱荒地的图像。她的作品时而采用俯瞰的视角,展现出几何式的重复、采用空中视角、城市细节和自然地形相互作用的特点。

玛丽娜·莱茵甘茨(Marina Rheingantz)
《Anthill》
2023,布面油画,180 × 150 cm
© Marina Rheingantz. Photo © White Cube (Eva Herzog)

第三届弗里兹首尔艺术博览会,白立方展位
图片来源:白立方

9

里森画廊

凯莉·明石 (Kelly Akashi)

凯莉·明石(Kelly Akashi)
© artist.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isson Gallery.
Photo by Brad Torchia

凯莉·明石(Kelly Akashi)1983年出生于洛杉矶。 运用娴熟的手上技法和深刻的材料认知,明石的视觉语言强调自然世界的无常,并通过作品记录和编列时间中的零碎片刻。她独特的实践以一丝不苟的概念化创作方式为特点,体现了她对创作过程抱有的深切尊重。作为一名好学的学生,明石一直在学习新的实践和技术,例如吹玻璃、铸造、蜡烛制作和石雕。

凯莉·明石(Kelly Akashi)
《Cultivator (Mirrored Life Forms)》
2024, Lost-wax cast bronze, galena mirrored hand-blown glass, flame-worked borosilicate, Hands: 6.4 × 23.5 × 15.9 cm, Base: 16.5 × 29.2 × 29.2 cm
© Kelly Akashi.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10

勒隆画廊

全铉宣( HYUNSUN JEON) 

全铉宣(HYUNSUN JEON)
© Hwang Jung Wook⁠

全铉宣于1989年出生在韩国仁川。 全铉宣的绘画作品玩转不同的现实感知:通过透视角度的不断变化,采用镜子或窗户这些元素,让观看视线进行更多的折射,产生更多的观看空间,从而让观众产生更多的空间想象。艺术家乐于展示怪诞与非传统,这也体现在她作品的展示方式上,比起悬挂于观众的视线高度,艺术家常常选择将作品安置在地上,以折屏或多边形展示,进而重新引导观者的视线,以此体会画中意境。

全铉宣(HYUNSUN JEON)
《青蛙和物品(7)》Fog and Things (7)
2021,布面水彩,100 × 100cm © Hyunsun Jeon / Galerie Lelong & Co.

相关新闻